ionicons-v5-f

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东南大学

KK

东南大学
发布于: 2024-04-19 09:36:44

吴健雄学院《模拟电子电路》课程理论和实验的计划学时分别为6432,采用了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由一位教师统一承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由与“演员”身份调整为“编剧”、“导演”和“监制”角色。

课程以三种形式呈现:

1)   理论教学:着重分析介绍模拟电子电路、通道及系统的基本物理概念、分析方法和设计思路;

2)   课堂实验:通过单元实验的设计、仿真、搭试、测量及分析,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技术方法技能;

3)   课程实验: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具有探索性、设计性特征的系统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尝试解决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复杂专业技术问题。 

 

1 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示意

在每次2学时的理论教学中留出10-15分钟让学生在个人实验室或“东南在线实验”平台上完成一个单元实验,如反相比例放大、微分、比较器电路、波形产生、精密整流电路等,将现场采集的数据和带学号水印的波形截屏植入实验报告替代实验结果验收。课程实验选择“波形的产生分解和合成”、“可控增益放大电路”、“光线强度测量及显示电路”、“卡拉OK音响”等突出探索性、工程性、设计性、综合性、系统性、多样性的项目,经软件设计仿真优化后在开放的线下实验室进行,在面包板上搭试,用常规仪器测试。

教室或实验室都是课程教学场所,实验进入理论课堂,理论可以在实验室授课,理论与实验一体,形式和内容上紧密结合;引入信息化教学技术,让手机成为教与学过程中的工具,用雨课堂讨论问题、答题测试,用手机视频展示实验实况、讨论问题现象;学生上讲台讲解,教师点评,探讨介绍设计思路、实验方法、分析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由与“演员”身份调整为“编剧”、“导演”和“监制”角色。

 

2  教室与实验室教学场景

作者简介

堵国樑,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原副主任、教授,长期从事电工电子基础课理论与实验教学。

黄慧春,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课程负责人、副教授,长期从事电工电子基础课理论与实验教学。

 

分类

598 阅读
1 收藏
0 点赞

相关附件

没有附件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资源平台 苏ICP备09069895号-19